食養山房-算是北部常接受各媒體報導的有名餐廳。
數年前,餐廳位置是在陽明山區,曾與朋友們約好爬山之際順道來此用餐,卻因當時定位滿檔,不及來此一見廬山真面目。
沒想到數年後,卻因特殊原因聚餐,自然而然地把我們一家三口帶回了這個對我們夫妻倆有點紀念意義的汐止。
餐廳內區分有多個用餐包廂,供兩人以上的來賓使用。
因為人多,我們被帶往需要脫鞋、一整個很極簡禪風的塌塌米空間。
請大家先注意一下筷子擺放的位置喔(讓我鋪梗)。桌子的兩條長邊處大致都各放了三雙筷子。
室外有個小陽台,可以欣賞餐廳庭園造景或者眺望山景。
需要注意的是,食養山房是不提供兒童座椅的,這對帶小孩兒的父母相當不便,尤其走道上放置了許多炭火盆、蠟燭等,父母們用餐時間當中會需要相當精神看好小孩兒。這一點也是我對食養山房的最大抱怨之一。
另一抱怨是其服務態度,也許是跟其禪風調性符合,態度就是「不苟言笑」。但是,這種不苟言笑的態度在表達客人沒有配合的事項的時候,會讓人覺得「冷冷地」、比較難以接受。至於是什麼沒有配合的事項?也很單純,就是客人沒有照著「筷子擺的位置入座」。
因為我們一行人是好幾個家庭,大人們帶著中孩兒和小孩兒,但只有大人用餐。食養山房在我們到達之前就預先依照用餐人數放了對應數量的筷子,並且希望我們按照筷子的位置就座。問題就出現啦!如果照筷子位置三個大人排排坐到桌子長邊,長邊的椅子差不多也就坐滿了,那我們的孩子要坐哪兒呢?所以大家就挪一挪位置,有些人就坐到桌子短邊去,好多塞一些人,有些桌因為中孩兒特多,坐到緊繃都沒辦法坐到如餐廳安排的每桌坐六個大人,但是我們還是努力調整讓全部人都坐進這預留給我們的三張桌子裡了!
大家都坐定之後,服務人員就「冷冷地」跟我們溝通了十幾分鐘,直接表達了一下「你們都沒有按照我們排的位置就座所以現在要清點餐具」,這樣的服務方式實在讓人覺得「來此用餐動輒得咎」而嚴重影響用餐興致啊!也讓人不解為何一定要如此「堅持」照餐廳排的位置就座?畢竟一家人都會想坐在一起,不想被規定人數侷限而硬要分成兩桌吧?因此我決定要詳細記錄所用的每一道菜色,因為應該會有好幾年都不會且不能再來了,起碼在包寶還不到可以獨自享用一份餐點、取得一張席位之前。
不過要平衡一下,單就菜色來說,我還蠻滿意的。總地來說,這裡的菜不過度調味,多是以多種食材配合,讓各種味道的食材彼此賦味、增色。我跟包寶爸說,他們在各種菜系當中,挺走出一條自己的風格,確實有一些獨到之處,因此我還是會推薦這家餐廳,尤其是推薦給「未婚男女」、「名媛貴婦」,因為「禪風」實在太不生活化了,比較夢幻一點。
好了,要抱怨的也抱怨完了,要誇獎的也誇獎完了,接著來看圖說故事吧!
當天我們的餐點是一人約NTD 1,200。
第一道-蔬菜湯:
第二道-開胃菜:
一入座會先用杯茶。接著,就上了圖中的這三品開胃冷菜。
吃的順序是蔬菜湯、玉米湯、然後是花生豆腐。
湯類的口味都不錯。
豆腐嘛!因為剛從沖繩回來,花生豆腐可是沖繩名菜,一比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沖繩的口味。食養山房的花生味道較淡,雖然上面撒著不知啥鹽的顆粒,但整體口味卻還是稍淡了一些,而且偶爾咬到鹽顆粒會有些刺激感,比較不討我的喜歡。
接著是第三道-清蒸菜色:
茄子、熏鮭捲加鮭魚子、黑木耳,下襯鮮味蒸蛋。
這一道清爽中又不失味道。
清淡的茄子、木耳搭上味道較重的鮭魚捲,整體口感算蠻平衡的。
尤其下襯的蒸蛋,應該是有混合小魚磨出的肉泥,味道相當鮮美又滑口,是個亮點。
接著第四道-冷盤拼盤:
有生魚捲、??淋海膽、九孔淋海苔醬、川燙小卷、各色青蔬。
佐醬有二,酸甜醋醬和山葵醬油,但這山葵不是現磨的,是山葵粉,有點扣分。
其中特別要提的是那個九孔淋海苔醬,因為沒猜到是海苔醬,一入口味道鹹鮮皆具,讓我有點驚奇呢!
吃完冷盤,喝杯黑木耳汁清清味覺。這杯黑木耳汁清甜中帶點酸味,也挺不錯的。
接著上的是第五道烤物:
烤大蝦、南瓜、烏魚子麻糬。
這道菜頗得本人讚賞。怎麼說呢?
南瓜只要烤得鬆軟香甜、蝦子只要選料新鮮、烤得火候不差,其實就不會有大問題。
但是那塊麻糬包烏魚子啊!口感軟糯是一定的,但是從此菜色當中可以看出食養山房研發的用心。其實不只這一道,吃完之後,我的最大心得就是各道菜當中的元素拼湊過程、菜色與飲品的配搭,他們真的是用了不少心血,才會有這麼成熟精緻的呈現。
吃完烤物,飲料配的是平衡燥氣的紅番石榴汁。
接著是第六道飯食:
干貝青醬燉飯配杏鮑菇。
這一道嘛!沒有太大印象,就是干貝新鮮、燉飯味道可。
第七道重點菜來了!蓮花雞湯:
裡面的料蠻多的,有各式菇類、蓮藕、蓮子、竹筍。
湯上桌之後,服務人員將一朵乾燥蓮花浮在湯上,因為湯的熱氣蒸熏而讓蓮花花瓣漸次垂下,有「開花」的意象。
這鍋湯的味道沒得說了。
一入口,帶著蓮花清香、蓮藕甘甜,還帶點膠質口感。
因為蓮藕關係,湯的顏色較深,而又因為蓮子關係,底部的湯混有蓮子沙綿口感,越喝越濃。
第八道-水果切盤(無附照片)
第九道-甜點:
芋泥淋紅棗糖汁。
甜點不算是很甜的那種,醬汁依稀覺得是紅糖熬的帶有一股紅棗味。
旁邊一塊一塊白色的是湯圓,上面那球卻是薏仁。
芋泥中間包有點內餡,看顏色像是綠豆沙,但我吃的分量不多,僅止於猜測。
第十道:餐後蓮花茶
吃飽喝足,再來一杯蓮花茶,頗有清心消火之效,最後還是一行人彼此問安、相約再相見地開心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