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新婚一年許的學妹跟我說,怕自己還沒準備好生養小孩。

想想也沒錯,剛結婚除了要和眼前這個最佳伴侶適應彼此的生活習慣、經歷所謂的磨合期之外,還要習慣與旁邊兩大家子人相處,學妹的想法應該反映了大部分新人的心聲,起碼我自己當初也有同感。但回首生養這條路,現在已走到生出來也正在養了,我還是以半個過來人的角色跟學妹說「對於生命我們永遠準備不夠,所以不要往這裡鑽,小孩不是一朝就生出來,而且就算需要臨頭了,到時準備也來得及。」

這句話,我要送給各個對生養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新人。

 

論對生養的期待,誰能比得上我這個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的人呢?

在父親家族中,論輩份我一直是最大的。沒幾歲大的孩子,就有二三十歲的成年人喊我一聲「阿姨」。稍微差距小的母親家族的「平輩」,抱歉,我年紀又大了不少,有的平輩現在還在念大學。所以自小,只能從鄰居那兒與三、五歲小孩接觸,無奈遇上了個見人就吐口水的小孩。

對其他場合遇到的小孩,即使看著可愛,以前的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相處,遑論從零歲開始養育小小孩。

 

一切就順其自然吧!

收到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意外之喜時,看著超音波裡的妊娠囊,圓滾可愛的小小一包,期待更多了些。知道自身不足,只能硬著頭皮每天去各婦嬰網站報到,吸收更多的生育知識。直至現在,這已成為我每天的例行功課了,從其他媽媽分享的親身經歷了解可能發生的問題點為何、解決措施為何、效果如何,這樣平時多準備幾把刷子,問題臨頭時就比較不會手忙腳亂。但也有些時候已經是火燒眉毛了,才去搜尋相關討論,吸收、內化成適合自己的處理辦法,即使如此急就章,就目前經驗來看,仍是有效的處理步驟。

 

講得簡單,這中間經歷過了

  不滿三個月就感冒面臨要住院的可能性、在每次有感染的風險時作是否要請假自己帶的決定、

  決定何時打、打哪些預防針、

  學習餵母奶、哺育期的沒天沒夜作息、中間期待與現實不符的心理調適、

  哭到吐還不睡時怎麼幫助他建立定時的睡覺習慣、

  等等...

 

但是,現在我多了點氣定神閒,多了點游刃有餘,知道小孩每天在變,我們父母也每天在學習當父母,需要寬容地給自己和孩子多一點時間,這次不行等下次再試試看!包寶最近比較聽得懂我們說的話之後,我更發現,尊重他、好好跟他溝通、勸導他,更能夠讓他達到我們的期待。我也覺得,如果父母期待小孩能理性、能體貼,用理性的態度對待他,他也就真的能理性地回應,不亂哭鬧。

 

準新手爸媽們,生養這回事並不難,以我兩年多的經驗,加上下面的一點點小幫助,我想您會樂在其中的:

1.請先確認伴侶的意願,起碼要有基本不排斥願意嘗試(幫助)的心,不然搞個類單親是很辛苦的。

 

2.多吸收生育、教養的相關知識,請善用網路資源。

 

3.需要一位樂於教導且有相當經驗的護士、月子媽媽或月子中心,陪您實作洗澡、換尿布、餵奶。

 

4.爸爸享有親權的同時,也有教養義務,從把屎把尿、餵奶、洗澡中可更實際地享受當爸爸的喜悅,男士們請挽起袖子把粗重、髒臭的工作接下來吧!

 

5.您需要的心理準備:關於身體的變化,真的生完會不一樣,這是自然的現象,媽媽們可以有目標,但不要太挑剔自己。

 

6.您需要的心理準備:無論看到別人分享什麼經驗,不見得您的孩子會有相同的經歷或反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您為孩子客製化,但當您用心巧思、發覺有效之後,會有無比的成就感。

 

7.您需要的心理準備:生兒育女是在享受自己身為父母這個不同身分的樂趣,夫妻關係還是無法以親子關係取代,換言之,夫妻之間的親密還是需要維繫好的。

 

8.您需要的心理準備:如果決定要哺乳,依個人情況可能會有很多麻煩事,這個部分請做好心理準備,像我自己遇到的是無法親餵,只得半夜擠奶、在公司也要抽空擠奶,同時還有發炎、硬塊、以及長久奶量不夠的挫折,雖然咬牙撐了五個月,但我誠懇的建議是真不行不要太挑剔自己!

 

9.您需要的心理準備:要幫助您的孩子與您的生活接軌,而不是父母的生活被孩子牽著走,很小時(比如說三個月內)可以遷就他/她,但大了之後這就是你們生活中的重點目標。

 

10.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需要您的愛心與耐心告訴他/她事情的基本道理,請趁他/她還愛黏父母的時候,好好跟他/她說。

 

~~此版本僅適用於三歲以下小小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彼特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